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证券私募业绩低迷多方合力谋求破局

时间:12-24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43

证券私募业绩低迷多方合力谋求破局

临近年末,私募机构负责市场营销的岗位往往会忙碌起来,到各地出差维护渠道关系,为第二年的发行产品排期做好准备。然而最近,上海一家百亿级私募市场总监吴伟(化名)每天都坐在工位上发呆,谈及为什么不去出差了,吴伟长叹一声说:“见了面又能说什么呢?”A股市场近年持续调整,给证券私募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主观多头私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引发投资者不满,给销售渠道和管理人自身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不少头部私募管理人出现管理资产规模大缩水,新发基金也仅能募集到百万级别的资金。未来,私募产品如何走出发行低迷的阴霾?怎样才能回到增量轨道上来?这个问题成了当下“吴伟们”最关心的话题。行业面临压力近日一位投资者发布的持仓截图显示,其2021年8月4日购买的100万元某私募产品,截至今年12月初赎回时,亏损超过62%,本金仅剩余37.32万元。一些前几年业绩居前的头部私募机构,近两年来也颇受业绩困扰,不少前两年成立的私募基金单位净值都处在0.4、0.5、0.6元左右,给投资者带了巨额损失的同时,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良好的业绩表现是私募机构的立业之本,尽管持续调整的A股对私募基金业绩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但业内人士认为,私募管理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在此过程中充分暴露出来。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私募管理人存在投资策略适应性较差的问题,部分产品可能在市场下跌时未能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存在过度集中投资、缺乏风险分散的问题,使得基金容易受到特定行业或个股的影响。另外,风控缺失透明度低,部分私募基金在运作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底层持仓不公布,导致投资者对产品真实风险了解有限。在产品业绩下跌期间,风控不力甚至形同虚设,不能及时减仓止损,还可能纵容基金经理通过融资或衍生品来加杠杆以博取业绩,加大业绩波动。头部管理人规模缩水一位前百亿级私募基金经理最近正在为管理规模大幅缩水而发愁。在当前的业绩下,业绩报酬自然不敢去想,规模下滑连带着管理费也大幅缩减。然而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员日常开支、房租,每一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他迫切地需要为公司寻找一条出路。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业绩欠佳的背景下,不少头部私募管理人出现规模大缩水。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此前管理规模达到数百亿元的私募管理人,目前有的已经缩水到刚过百亿元,而一些原先百亿级私募管理人的最新管理规模甚至缩水到20亿元左右。而这背后不乏当年激进遗留下的问题。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业绩与承诺不符是一大问题,私募机构可能在募资时做过于乐观的业绩承诺,而实际表现却未达到预期,这可能引发投资者不满和争议,加剧产品赎回。对此,私募管理人首先应合理管控规模,基于自身策略容量合理设置产品规模目标,不应该为做大规模而牺牲产品业绩;其次,加强投研实力,应积极增加公司投研方面的支出,从人员到设备,进而增加投资策略多样性及资金容量,用业绩带动规模增长;最后,增加透明度与沟通,及时向投资者沟通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状况以及未来展望,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固的投资者信任关系。“要坚持投研能力走在管理规模之前。”一家百亿级私募相关人士表示,在行业竞争白热化、变化剧烈的当下,行业机构需要持续聚焦于核心投研能力的建设,形成绝对的竞争壁垒。持续优秀的业绩必然会带来规模的增长,实现规模和业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获取投资者信任前两年,私募基金发行市场火热,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爆款产品十分常见。然而,近期私募基金发行持续低迷,爆款久未出现,甚至一些头部私募管理人在头部渠道募资时,也仅能募集到百万元级别的资金。与此同时,私募备案日趋严格。中基协网站显示,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来共登记备案173家证券私募管理人,而2022年全年则有534家。从基金数量来看,截至12月18日,2023年共有15711只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备案,2022年全年则有24902只备案成功。未来,私募基金要如何走出发行低迷的阴霾?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私募基金走出低迷需要获取投资者的信任,让其相信私募管理人有能力为投资者带来绝对收益,相信两者利益一致,这需要各方努力。低迷的市场暴露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剧了行业竞争,但同时也出清了管理水平低下的公司,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为行业有续发展扫清了障碍。私募基金怎样才能重回增量轨道?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股市预期不理想、赚钱效应差连带基金发行遇冷的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基金的长期赚钱效应和社会财富向资本市场迁移仍然是大趋势。机构要在市场低点敢于逆周期布局,用时间和定力沉淀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树立资管行业长期价值投资标杆。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